4月8日,北京工业大学纪委依托首都教育廉政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在北工大人文楼大厅举办“高校科研经费腐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展览”。此次展览是继2013年11月“高等教育领域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展”之后,结合高校廉政风险重点防控领域的又一系列研究成果,是首都高校首次独立承办的科研经费腐败领域案例警示教育展览。

展览分为形势背景、案例点评、风险评估三部分内容。展览系统阐述了国家层面科研经费腐败治理措施及主流媒体的舆论观点。通过23个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经费腐败典型案例,分类汇总案件当事人科研贪腐手段,完整呈现高校科研经费领域各类违纪违法行为。部分案件当事人甚至是所属学科的顶级科技人员,在科研经费上触犯纪律红线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影响,令人痛惜,引发深思。展览对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案例廉政风险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科研经费领域的“四大廉政风险点”:即申报环节“权力集中,易于寻租”风险;立项环节“勤于立项,疏于研究”风险;执行环节“弄虚作假,侵吞经费”风险;验收环节“评估缺位,审计虚化”风险。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展览”作为学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重大腐败典型案例和身边案例,加强警示教育,营造“不敢腐、不想腐”的廉政氛围,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使大家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牢记立德树人崇高使命,从而打造我校山清水秀的育人环境和政治生态。
按照今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各二级党委和党支部将参观展览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严肃的党内组织活动,组织本单位党员和教职工参观了展览。此次警示教育展在校内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持续展出,随后还将在北京市一定范围内进行巡展。